一,芒种节气调护
芒种,六月六日,太阳黄经为75度。农历书记载:「斗指已为芒种,此时可种有芒之谷,过此即失效,故名芒种也」·就是说,芒种节气是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,如晚谷、黍、等·芒种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,由于天气炎热,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,农事种作都以这一时节为界,过了这一节气,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·农谚「芒种忙忙种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由于我国地域辽阔,同一节气的气候特征也有差异·我国中部的长江中、下游地区,雨量增多,气温升高,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,空气十分潮湿,天气异常湿热,各种衣物器具板易发毒,所以,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把这种天气叫做「黄梅天」另外,我国的端午节多在芒种日的前后,民间有「未食端午粽,破裘不可送」的说法·此话告诉人们,端午节没过,御寒的衣服不要脱去,以免受寒。在我国的江西省有谚语:「芒种夏至天,走路要人牵;牵的要人拉,拉的要人推·」短短几句话,反应了夏天人们的通病--懒散·其原因是夏季气温升高,空气中的湿度增加,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,即热蒸湿动,湿热弥漫空气,人身之所及,呼吸之所受,均不离湿热之气·所以,暑令湿胜必多兼感,使人感到四肢困倦,萎靡不振。因此,在芒种节气里不但要搞好雨期的田间管理,更要注意增强体质,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,如中署、腮腺炎、水痘等。
进入芒种以后,尽管天气已经炎热起来,但由于我国经常受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影响,有些地区的气温有时仍很不稳定。比如东北地区在此期间有时还会出现4℃以下的低温,华北地区有时也可出现10℃℃左右的低温,即使是长江下游地区也曾出现过12C以下的低温,因此在芒种时节春天御寒的衣服不要过早地收藏起来,必要时还要穿着,以免受凉。
芒种的养生重点要根据季节的气候特征,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、愉快的状态,恼怒忧郁不可有,这样气机得以宣畅,通泄得以自如。起居方面,要晚睡早起,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(避开太阳直射,注意防暑),以顺应阳气的充盛,利于气血的运行,振精神·夏日昼长夜短,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,有利于健康。
芒种过后,午时天热,人易汗出,衣衫要勤洗勤换。为避免中暑,芒种后要常洗澡,这样可使皮肤疏松,「阳热」易于发泄·但须注意的一点,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,中国有句老话,「汗出不见湿」,若「汗出见湿,乃生疮·」
这里给朋友们介绍几种药浴的方法,所谓药浴就是在浴水中加入药物的汤液或浸液,或直接用煎好的汤药,以蒸气沐浴方法或熏洗全身或患病局部,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。药浴的使用方法在我国由来已久。据载,自周朝开始流行就用香汤浴洁身,未明期间,这种香汤浴传入民间,便出现了专供人们洗芳香浴的「香水行」,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。人们择日选用不同的药浴洁身、防病·如春节这天用五香汤沐浴,浴后令人逼体馨香,精神振奋;农历的二月二,古人称之为「中和节」,民间曰为「龙抬头」的这一天,多取枸杞煎汤沐浴,可令人肌肤光泽,不老不病;夏季常用五枝汤洗浴,是为疏风气、驱瘴毒、滋血脉·到了清朝,药浴不仅作为健身益寿的方法,而且广泛用于治疗和康复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