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

苍蝇贪甜-糖尿病的调养

作者:洪明璜医师

陈先生,50岁,是上海一家行销公司的高管。三个月前因口渴、喝水多,脚酸无力,在当地医院检查时发现空腹血糖15.6mmo/L·尿糖(+++),服用消糖灵、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仍波动在10mmol/L左右。2014年11月13日于我院初诊时,口渴喝水多症状仍见,夜间有时口干甚至渴醒,晨起时因口干而感到舌头僵硬,同时还见有倦怠乏力,脚酸无力,手脚发麻,小便频数、混浊,心烦易怒,体重下降7公斤,便秘·舌质红,苔白欠润,脉沉细数。生化检查空腹血糖13.2mmolL,糖化血红蛋白8.3%,尿糖(+++)·依据中医的辨证,陈先生为阴虚体质,日久气阴两伤,阴亏血阻,瘀血自生,络脉受损,属于中医消渴病的阴虚燥热证,给予中药口服及针灸治疗。经三次诊治后,不适症状已基本缓解,复查空腹血糖5.9mmo/L,尿糖(-)°


什么是糖尿病?

以现代医学而言糖尿病是因遗传因素、免疫功能紊乱、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、自由基毒素、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、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、蛋白质、脂肪、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,多发生于肥胖、饮食失调、日夜作息颠倒等的族群·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,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、多饮、多食、消瘦等表现,即三多一少"症状。糖尿病属于中医“消渴”的范畴,在中医经典文献《黄帝内经》中就已经提到了消渴病,如《素问·奇病论篇》"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,肥者令人内热,甘者令人中满,故其气上溢,转为消渴”、《灵枢·五变》“五脏皆柔弱者,善病消痒”等,这说明糖尿病是自古就有的疾病。


三多一少"症状。
糖尿病属于中医“消渴”的范畴,在中医经典文献《黄帝内经》中就已经提到了消渴病,如《素问·奇病论篇》"此肥美之所发也,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,肥者令人内热,甘者令人中满,故其气上溢,转为消渴”、《灵枢·五变》“五脏皆柔弱者,善病消
瘅”等,这说明糖尿病是自古就有的疾病。


糖尿病防治
中医的治病和养生一向都很重视整体观,因为体质对于一个人是不是容易生病、生病之后疾病发展的方向都会有很大的影响·最常见的糖尿病致病原因是先天体质不佳,再加上如情绪不调、饮食不节、劳欲过度等种种因素而诱发,所以藉由改变体质和去除引起疾病的外因,就能有效的防治糖尿病·糖尿病治疗强调的是早期、长期、综合治疗,藉由服用中药针灸、推拿等方式可以达到调整体质的目的,但是当不适症状缓解后,我们要更注重是后续调养及避免复发,这些可以从饮食调养、运动健身、起居有常等三方面来进行。


饮食调养
《素问·奇病论篇》“此肥美之所发也,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.,转为消渴”。饮食失调,会损伤脾胃,不仅可导致消化不良,时间一久还会因饮食积滞而化热、聚生痰湿,最后甚至影响气血运行,成为诱发和加重糖尿病的因素。糖尿病的饮食,需要做到:一是谨和五味,酸入肝、苦入心辛入肺、甘入脾、威入肾,正确食用五味食物,可以增补相应的五脏之气,如果是偏食或嗜食某一味,就容易造成五脏不和,阴阳失调而导致疾病·二合理搭配饮食,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,气味合而服之,以补精益气”,主食蔬果应合理搭配,食用后才能更好地达到补益气血津液的效果·三是饮食清淡、规律,《素问·生气通天》"膏梁之变,足生大疔”,所指就是育梁厚味吃多了容易产生疾病,糖尿病患者饮食更是要清淡,另外规律的饮食也可以维持气血阴阳的稳定、平衡·


运动健身
运动健身可以有舒筋通络、调和气血、协调阴阳的效果·研究显示,运动可以使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、改善心理状态,对于防治糖尿病心肌病变、脑血管病变、肾脏病变、眼底病等多种并发症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